2025年5月17日,由中国文化信息协会文产融合发展工作委员会联合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公共文化服务与就业工作委员会主办的“文产融合赋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聚焦文化产业与公共服务的协同发展,探讨新时代文化人才培养路径。
参加本次会议的领导嘉宾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今,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工信部工业文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理事长孙若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监事会原主席、中国文化报社原副社长杨开金,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原二级巡视员、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会长吴江,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黄珊珊,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秘书长赵大志,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秘书长唐俊凯,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副秘书长、文产融合发展工作委员会主任陈立,山西省曲沃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秦康杰,江苏如皋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丁毅,山西省曲沃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郑小丽等。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会长吴江在致辞中指出,融合发展是趋势,文产融合在文化、经济、民生维度均具重要意义,要把握规律、形成范例、加强规划以推动深度融合,要坚持以文塑产、以产彰文,深入挖掘文化特色,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文化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次研讨会既抓住了人才这一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推动学界与业界、内部与外部的交流互通,最大程度赋能公共文化从业者,又切实回应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可以说是正当其时。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文产融合新格局需以公共服务为基础,通过跨领域协同推动经济转型与消费提振,以城乡互动助力乡村振兴及县域发展,实现文化自信与文旅经济的深度融合。他强调,应通过文化体制创新促进文化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拓展旅游公共服务边界,完善多部门协同供给机制。
会议期间,主办方为苏州博才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东莞市千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授予"文产融合高质量发展基地",江苏省慧源文化传播集团有限公司、镇江周艺公益服务中心授予“文产教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基地”。并聘请孙若风、杨开金等专家为特聘顾问。
来自山西曲沃、江苏如皋、海安等地的专家代表分享了文产融合的前沿理论和实践成果。山西曲沃县通过“晋国文化数字活化工程”,以数字化技术打造“鸟尊尊”IP,推动文旅产业链升级;江苏如皋市依托长三角区位优势,构建文产融合新业态;海安市立足青墩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江海文明”文旅品牌,推动区域文旅高质量发展。
院校代表聚焦产教融合新方向,提出通过校企合作持续输出优质文化内容,融入文旅新业态,并围绕AI技术革新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政企校协同发展机制。
企业案例凸显多元创新实践,非遗扎染转型开拓国际市场、数字化文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公益+产业”双引擎模式探索、智慧体育服务赋能、“影视+文旅”价值挖掘,以及“三共计划”推动文产融合生活化场景应用,展现了文产融合的多维创新路径。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黄珊珊总结指出,艺术职业教育需通过校企协同与资源开放培养复合型人才,并呼吁完善政策支持产教联盟建设。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副秘书长陈立表示,本次研讨会为文产融合与人才培养搭建了实践对接平台,未来将持续推动跨领域协作。
本次研讨会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与行业对话,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在文产融合中的核心作用,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上一篇: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开展分支机构调研走访 强化规范管理与协同发展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信息协会 协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83号608室
协会办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9号中纺大厦七层0701办公室 邮编:100005
电话:010-84018923 84031684 会长热线:010-84033898 备案号:京ICP备11000545号-6